财新传媒
2010年12月22日 11:24

以金融革命促发展方式转变

“十二五”期间要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消除金融抑制、推进金融改革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总共包括12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说明中国最高决策层已经将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到战略性的高度。这一决策应该说是既恰当又富于远见的。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年均达到10%,在国际上被称为“中国奇迹”。与此同时,经济结构失衡和经济效率低下的问题也非常突出,这样...

阅读全文>>
2010年12月06日 17:17

如何扼住通胀咽喉

价格管制政策或多或少地反映了部分官员对市场机制不理解或者不信任

两周以前,国务院发出关于控制物价上涨的文件,一共列出了16条具体的政策措施,俗称“国十六条”。这一政策释放的其实是非常积极的信号,表明政府已经高度重视通胀问题。在随后几天里,国家发改委连续发布了一系列的决定,贯彻落实“国十六条”精神,坚决遏制价格持续上涨的势头。  不过,“国十六条”还是在市场上引起了一些争议,集中在这些政策措施的行政性...

阅读全文>>
2010年12月01日 17:56

联储的量化宽松与中国的通胀风险

在现有的国内经济背景下,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就变成了中国新的通胀与泡沫的风险因素。对策有三:升值、加息并加强资本管制  

日前,美联储决定实施第二阶段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QE II),国际经济界一片哗然。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首脑都颇有微词,连德国、法国的财长也在大西洋彼岸发出了批评之声。

争论的焦点自然是这样的政策究竟能否帮助美国实现经济和就业的复苏,尤其令国际经济界担心的是这一政策将给世界经济带来怎样的负...

阅读全文>>
2010年11月23日 12:53

中国投资环境改变了吗?

外资不但要与国内企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且将面对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的国内企业的竞争。中国政府最好还是真正落实WTO的要求,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 

2010年以来,国际投资界关于中国经济的两个争论一直在持续。第一个争论,是繁荣的中国经济是不是一个即将崩溃的大泡沫;第二个争论的命题,是中国的投资环境是否已经明显恶化。据媒体报道,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西门子公司首席执行官和巴斯夫公司主席纷纷表示,...

阅读全文>>
2010年11月09日 12:55

暂筑“防波堤” 阻击资本潮

本文来源于《新世纪》周刊 2010年第44期 出版日期2010年11月08日    

临时管制是为了应对美国货币政策,控制国内通胀和资产泡沫。一旦形势趋稳,应迅速取消管制,加快资本项目开放进程 

最近,中国货币政策决策的难度显著提高。

美联储正式推出第二阶段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民币升值也已经开始提速,因此,大量“热钱”流入中国。

央行究竟是否应该紧缩货币政策?如果不紧缩,通货膨胀与资产泡沫的风险便难以遏制;如果紧缩,...

阅读全文>>
2010年10月25日 14:33

货币政策的重要转折

本文发表于《新世纪》周刊 2010年第42期 出版日期2010年10月25日    

加息表明货币政策开始既防通胀又防泡沫,近期资产价格下行的风险增大,但还没到崩盘的地步  

年初以来,众多经济学家一直在呼吁货币政策紧缩。然而,10月19日央行决定提高一系列的存贷款利率,还是出乎许多人的意料。本次政策调整距上次加息已经将近三年,而且,当前全球和亚洲几个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调整都处在观望状态。因此,中国央行的加息举措显得颇不...

阅读全文>>
2010年10月22日 15:22

加息意味着资产价格存在下行风险

本文发表于财新网 

加息表明货币政策开始既防通胀又防泡沫,近期资产价格下行的风险增大,但还没到崩盘的地步

年初以来,众多经济学家一直在呼吁货币政策紧缩。然而,10月19日央行决定提高一系列的存贷款利率,还是出乎许多人的意料。本次政策调整距上次加息已经将近三年,而且,当前全球和亚洲几个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调整都处在观望状态。因此,中国央行的加息举措显得颇不寻常。

央行这次加息,可能向市场传递了一些重要的政...

阅读全文>>
2010年09月20日 13:25

应对国际压力的政策艺术

本文来源于《新世纪》周刊 2010年第38期 出版日期2010年09月20日 我们在政策讨论中必须寸土必争,但是,汇率决策应该有全局观与前瞻性,不能总是拖到最后一刻又不得不调整    从9月9日开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忽然明显走强,到9月15日已经累计升值超过1%。这一最新进展,显然有别于自6月19日汇改重启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小幅震荡的状态,有助于适度缓解人民币的国际压力。不过,被迫升值的痕迹可能过于明显,长期来看,对管理中国...

阅读全文>>
2010年09月06日 14:16

中国企业的海外陷阱

本文来源于《新世纪》周刊 2010年第36期 出版日期2010年09月06日

中国海外投资倘若处置不当,不仅投资回报会成问题,还可能损害中国企业的国际声誉

 

最近几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直线上升,2009年投资总额达到480亿美元,全球排名第六,而且遍布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预计,到2013年,海外投资总额有望达到1000亿美元,累计额则可能达到5000亿美元。目前,中国海外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比例大致为1...

阅读全文>>
2010年08月24日 11:38

“三难选择”

本文来源于《新世纪》周刊 2010年第34期 出版日期2010年08月23日 

保增长、调结构和遏通胀这三个经济政策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当前迫切需要改变调结构和保增长的相对重要性 

国际经济学里有个著名的“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即稳定的汇率、自由流动的资本和独立的货币政策这三个国际经济政策目标至多只能实现两个。最近,“中国金融40人论坛”的内部讨论会曾经提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另一个“不可能三角”,即保增长、调结构和遏通...

阅读全文>>
2010年08月20日 11:07

大通胀教训-富人资产升值,穷人更穷

穷人的消费开支占收入的比重比较高,同时规避通胀的渠道比较少;而富人则可能从资产价格上升中获益 

国际经济学里有个著名的“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即稳定的汇率、自由流动的资本和独立的货币政策这三个国际经济政策目标至多只能实现两个。最近,“中国金融40人论坛”的内部讨论会曾经提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另一个“不可能三角”,即保增长、调结构和遏通胀这三个政策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这意味着,决策者也许需要重新考虑中国...

阅读全文>>
2010年08月10日 15:27

把脉“升值恐惧症”

本文来源于《新世纪》周刊 2010年第32期 出版日期2010年08月09日  

中国不应持续抵制货币升值,但应该考虑将政策重点转向有效汇率,适度容忍通胀也可降低名义汇率升值压力

国际社会最近再度关注人民币汇率问题,主要是因为6月汇改重启之后,人民币没有显著升值,可能令部分国际人士失望。但是,经济增长已经减速,出口前景不明朗,因而,升值的国内阻力也在加大。

如何协调汇率政策的国际、国内因素,确实是中国政府当前面临的一...

阅读全文>>
2010年07月28日 09:43

宏观政策可能再次转向

增长减速似将持续,经济政策应避免再次“集中力量办大事”,而要保障百姓“免于匮乏、恐惧的自由”

2010年年初,各国政府已经开始考虑扩张型财政与货币政策的退出问题,不过,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恶化,政策退出陡生变数。中国经济也明显降温。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下去,政策导向很可能重新转向宽松。理想的宏观政策组合应该是“宽财政、紧货币”,但是,我们应该避免重复过去“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做法,比如再次增加基础设施投...

阅读全文>>
2010年07月12日 12:45

增长减速不是坏事

中国经济确实存在着一系列风险因素,但是,现在还远未到卖空中国的时候  今年年初以来,国际投资者一直担忧中国面临的经济风险,包括资产泡沫破裂和经济增长“硬着陆”。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第二个月下降,回调到52.1,比上个月降低1.8个百分点。这似乎给市场上的悲观情绪提供了佐证,今年上半年,股市价格已经累计下降近三成。有的专家甚至预言,中国经济很快将由“过热”转向“速冻”。

中国经济确实存在着一系列风险因...

阅读全文>>
2010年07月09日 15:54

黄益平:房价调控已近尾声

从目前的情势看,房价调控大概已经接近尾声,大跌的可能性已经不太大了

今年年初以来,国际投资者一直担忧中国面临的经济风险,包括资产泡沫破裂和经济增长“硬着陆”。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第二个月下降,回调到52.1,比上个月降低1.8个百分点。这似乎给市场上的悲观情绪提供了佐证,今年上半年,股市价格已经累计下降近三成。有的专家甚至预言,中国经济很快将由“过热”转向“速冻”。

那些担心近期宏观经济风险的投资者...

阅读全文>>
2010年07月01日 14:50

从“经济奇迹”到常规增长

本文来源于《新世纪》周刊 2010年第26期 出版日期2010年06月28日  

中国经济正面临新的重要转折,增长速度将放慢,通货膨胀将提高,收入分配将改善,产业更替将加速 

中国在改革期间持续保持10%左右的经济增长率,被称为“中国奇迹”。创造这个奇迹主要归功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但是,一些特殊的因素,例如,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低估的要素价格和“人口红利”等,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现在,这些因素已经或者即将开始消失...

阅读全文>>
2010年06月03日 08:50

通胀风险不容低估

中国通胀压力日渐增加,尽早适度加息与升值有利于降低未来宏观经济风险  

    欧元区的债务危机加剧,给中国的宏观经济决策增添了新的变数。这让本来就对刺激政策退出犹豫不决的决策者坚定了防范经济下行风险的决心,市场上已在猜测政府即将退出紧缩政策,但当前真正值得担忧的却是越来越严重的通胀风险。   

周期因素:

增长、工资与流动性

尽管今年头四个月的CPI水平仍然相对温和,经济增长、食品价格、工资变化和流动性...

阅读全文>>
2010年05月20日 12:23

前所未有的欧元危机

希腊债务危机及其发展增加了新的全球金融危机的风险。同时也提出了问题:欧元还能持续多久?

欧元的建立是一个伟大的创举。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之时,凯恩斯曾经提出了创设跨主权货币的大胆设想,不过这一方案很快因为美国的政治强势而胎死腹中。1999年欧元开始启动,2002年欧元现金正式替代了欧元区内原有的国别货币。跨主权货币从此由思想变成了实践,欧元很快成为除了美元最重要的国际货币。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

关于欧元前景...

阅读全文>>
2010年05月17日 10:05

欧元危机还能延续多久?

希腊债务危机及其发展增加了新的全球金融危机的风险。同时也提出了问题:欧元还能持续多久?

欧元的建立是一个伟大的创举。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之时,凯恩斯曾经提出了创设跨主权货币的大胆设想,不过这一方案很快因为美国的政治强势而胎死腹中。1999年欧元开始启动,2002年欧元现金正式替代了欧元区内原有的国别货币。跨主权货币从此由思想变成了实践,欧元很快成为除了美元以外最重要的国际货币。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

关于欧元...

阅读全文>>
2010年05月11日 16:25

金融危机的根由

本文来源于《新世纪》周刊 2010年第19期 出版日期2010年05月10日

全球经济失衡作为导致金融危机因素之一,正是在过去十年间形成的,中国也在其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金融危机的烟尘尚未完全消散,不少这方面的书籍已相继面世。其中大多局限于描述过去两年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这固然有助于解释金融危机的内幕和真相,但往往是描述有余而分析不足,读者看完后有盲人摸象之感,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景。

澳大利亚学者郜若素教授与...

阅读全文>>